与此同时,米国本土的金融市场呈现出一片惨淡景象,与国内紧张的军队战备形成了鲜明而刺眼的对比。股市持续下跌,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底深渊,阴跌不止,偶尔出现的微弱反弹也如昙花一现,瞬间就被汹涌澎湃的抛售浪潮无情地打压下去。
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,一些企业或许还能咬紧牙关苦苦支撑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几个月持续的经济寒冬让它们不堪重负。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,无数企业不得不采取大规模裁员的措施以求自保,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倒闭潮如瘟疫般蔓延开来,此起彼伏,令国务卿们焦头烂额、疲于应付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届政府完全由鹰派势力所主导,原有的鸽派温和力量几乎被彻底清洗,导致政府高层中真正懂得经济、擅长治理的官员变得凤毛麟角。这种权力结构的失衡使得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显得捉襟见肘,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来稳定金融市场和重振经济。
即使还有寥寥数位对经济略知一二的官员尚存于世,但他们的声音却如同风中残烛一般,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。在鹰派集团那一套充满“强军复仇”、“以战止战”等狂热论调的强大攻势面前,这些微弱的声音简直不堪一击,瞬间就被淹没在了一片喧嚣之中。
对于政府来说,在这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,唯一能够算得上是“好消息”的,恐怕就只有企业倒闭潮所引发的失业狂潮了。这股狂潮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,无情地席卷了整个社会,将无数人卷入其中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股失业狂潮竟然意外地为军队征兵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。
国防部仅仅用了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,就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完成了三百万新兵的征召任务!要知道,在经济状况还算不错的前两年,这样的征兵规模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,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。
而拉尔夫,这位曾经的鸽派元老,以及他众多持有相似观点的旧日同僚们,此时此刻,面对着米国当下的这番景象,除了报以苦涩的苦笑之外,实在是别无他法。
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位总统,竟然以如此惊人的“神速”征得三百万兵员,并对此引以为傲,将其视为米国实力强大的有力证明,还为此沾沾自喜、扬扬自得。拉尔夫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悲哀。
他,拉尔夫,一直怀揣着满腔的热忱,渴望为自己的祖国效力,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然而,在这个被战争狂热所席卷的政府中,他的声音却如同被淹没在汹涌波涛中的一叶孤舟,无人倾听,无人关注。
整个国家机器似乎都已经陷入了一种集体癫狂的状态,不顾一切地疯狂扩军备战,完全不顾及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。拉尔夫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无奈,他的呼喊在这片狂热的海洋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。
这种疯狂的备战,在金融市场上也找到了扭曲的映射。军工类股票一度率先逆势反弹,然而涨势未能持久,很快又被强大的卖压打回原形。杰斯和他的专业操盘团队,正是利用这种剧烈的市场波动,在股价跌至谷底时悄然完成了空头头寸的全部平仓,并开始耐心地、不动声色地吸筹建仓。第一阶段的操作目标已基本达成。他们精心策划的第二阶段操作计划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:在军工板块充分吸筹、掌握足够筹码后,全力拉抬所有军工类股票的价格,以此撬动军工产业的急速扩张,最终吸引海量失业人群涌入军工制造行业,为战争机器注入源源不断的燃料。
第二阶段的操作计划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。杰斯的团队利用前期在底部吸纳的大量筹码,开始有节奏地推高军工板块的龙头股。他们深谙市场心理,在关键点位释放精心炮制的“利好”消息:国防部新签的巨额订单、某尖端武器研发取得“突破性进展”、海外“盟友”紧急采购需求激增……这些真真假